剛才和台灣的朋友MSN聊天,

聽說她大學指考比模擬考進步60分,

成績比想像中的好,

申請想要上的大學應該不成問題,

心裡由衷的替她感到高興^^



後來又遇到一些國中同學,

發現最近大家都在忙著填志願,

有些人明明考得很好卻說沒有想唸的科系,

因為還是有人考得比自己更高分。



其實我可以想像台灣考生的心情其實是很無奈的,

自己的未來或是夢想就操縱在一張考卷上,

不知道這樣的教育往後能朔造出怎樣的國家棟樑?

最後都只是一群隨著政治體系和社會構造而盲目讀書的高材生吧。

祝福台灣的未來......



真正讓我覺得感傷的其實並不是台灣的教育問題,

跟同學們聊天才發現,

即使擁有三年共同的回憶,只要再三年就可以把原本架設的感情沖淡;

就算現在科技這麼發達,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還是太冷淡。

現在同校的國中同學也因為高三的壓力而各忙各的,

我從同學甲那裡問不到同學乙的任何近況。

10年後...

20年後......

30年後.........

當所有的記憶都變得很遙遠的時候,

懷生國中第三十一屆的三年五班終究是會消失的吧。

偶爾會跟一個以前感情不錯的同學聯絡,

然後從她那邊聽說一些她最近或之前聽說的某某人的近況,

有些人只能期待哪一天運氣好會在路上巧遇,

搞不好即使是遇到了妳也不記得那個人曾經是妳的同學。



在不久後的將來,

搞不好哪天我會在電視上看到某個當紅的藝人或大老板或政府高官, 

然後驚訝的叫出:啊!那不是我國中的同班同學XXX嗎?原來他現在在做這個!

想起以前在學校跟他感情還不錯,考試會互相作弊,

有錢時會互請雞排,電話一聊三小時,暑假時還一起去過海邊和八仙......

然後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找到舊友的電話號碼,興高采烈的想要跟他八卦一下新發現,

才知道老同學已經搬家,或是換了手機,接電話的人告訴我我打錯了。

我會知道那個朋友不是故意要不通知我,

而是因為我的電話號碼他也需要翻箱倒櫃的找,但是卻不知道丟到哪去了。

從此我們斷了連絡。

再另一個20年後當我們孩子都大了才在逛街的時候又遇到,

說明了當時的情形,隨便聊聊自己的近況,

分手再次交換了新的電話號碼,但都知道往後可能更少有機會打給對方。

感情就是這種會隨著時間而變淡的東西,

最後的寒暄不過就是禮貌而已。



剛剛聊天時我問我同學:20年後以還保持聯絡的國中同學會有哪幾個?

他很貼心的回答我:「大概就只有你了吧,其他人現在就很少聯絡了。」



大概是我自己把國中這三年看得太重了吧,

那種雖然很辛苦壓力很大但是至少大家都在一起奮鬥的那種感覺,

至今我來是很懷念啊!



總之,只能說

"是我自己~錯誤的決定~~~"(歌)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foreule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